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科学研究 > 科普
【科普】节气养生|立夏
来源:本站 更新时间:2022-05-05 访问:


2022年5月5日,星期四,我们迎来了夏季的第一个节气--立夏。立,建始也,夏,假也,假,大也,物至此时皆假大也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

由于二十四节气按照四季平分,每一季六个节气,每一季的开始都是“立”字辈,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“四立”,四季就在这些节点上翻页。因此,立夏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,按照古时节气的算法,到了立夏,夏天就算是开始了。

立夏之后阳气已升腾至地面上,火气赤气开始弥漫,气温逐渐升高,降水变多特点是万物都在生长,任性地、随意地生长。内经》曰:“夏三月,此谓蕃秀,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”,立夏也被称为万物的“成物礼”。田间蛙鸣声声,草木葳蕤茂盛,万物都绽放着浓烈的生命气息。



针对立夏的节气特点,我们的饮食调整记住“8个一”!


一个蛋:鸡蛋/鸭蛋—— 补充营养、祛除心火

在民间,有“立夏吃蛋,石头踩烂”的说法,其即为立夏吃蛋,可令人劲头足。蛋是营养丰富且阴阳调和而具有生命力的食物,普通而特殊,相当于一个“微型营养库”,是夏天快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成分的首选食物。

夏天人们由于大量出汗,体力消耗大,容易疲乏,食欲减退,这时吃上一个蛋,可以快速补充体力,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,对安然地度过盛夏酷暑是非常有利的。夏天易出现心火旺,可以选择吃点鸭蛋来缓解。鸭蛋偏凉性不但可以去心火,还可补充由于出汗较多所丢失的钠盐,恢复体力。



一种瓜:冬瓜——生津止渴、清热祛暑

冬瓜虽然带个“冬”字,却适合在夏天食用,它具有生津止渴、利尿解毒、清热祛暑的功效,也是很多减肥人士的最爱。

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陈锦屏200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推荐食用冬瓜粥,将适量的冬瓜和大米一同放入锅中,先大火煮沸,然后用文火慢煮,至瓜烂米熟粥稠就可以了。

一碗面:菠菜面——筋道爽滑、激发食欲

立夏后食欲不好,还可以做菠菜面吃。菠菜面颜色鲜绿,口感筋道爽滑,能在夏季激发食欲。

菠菜面做法简单,准备半斤面粉、二两菠菜及少许盐。把菠菜洗净焯烫(去除大部分草酸),放入料理机打成泥。在面粉中加入菠菜汁和一点点盐,和成面团,再擀成面片,切成粗细合适的面条即可。如果嫌麻烦,可以使用压面机。菠菜中含有天然色素叶绿素,不但能给面条上色,对健康也有益,好吃又好看。

一份菜:苦味菜——消暑退热、除烦提神

夏季气温高、湿度大,往往使人精神萎靡、倦怠乏力、胸闷头昏、食欲不振。

苦味蔬菜具有消暑、退热、除烦、提神、健胃的作用。苦味菜有很多,如苦瓜、苦菜、莴笋、芹菜、蒲公英、莲子、百合等。

一款粥:薏米粥——健脾祛湿、顺应胃气

立夏后,人们常因气候变化而食欲不振,这是因为湿热蕴积在内,肠胃缺乏运化动力。胃喜潮湿,因此多吃稀食是顺应胃气的重要方法。

早晚喝些大米粥或薏米粥,体质弱的人还可以增加一些红枣或者生姜,这样既有助于生津止渴,还能帮助滋养胃阳。



一把豆:赤小豆——健脾、祛湿、清热

春夏相交的时候,要重视祛湿。按照中医理论,湿滞易化热。所以,在春夏相交时,可以取赤小豆、薏苡仁、山药等煮粥服用,以健脾祛湿清热。

赤小豆可以磨粉,也可以直接煎煮,有解毒、排脓、利水、消肿的作用,可以帮助去除体内湿气。

一把芽:绿豆芽——清热解毒、利尿除湿

绿豆芽具有清热解毒、利尿除湿的作用,非常适用于夏天出现湿热郁滞、口干口渴、小便赤热、便秘、目赤肿痛等症状时食用。

一杯茶:姜枣茶——补阳温中、助阳排寒

立夏后喝杯姜枣茶,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科主任医师崔丽安在2015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,每天早上喝一杯姜枣茶,建议每年从立春或立夏那一天开始,一直喝到立秋前,既能补阳温中,又能助阳排寒。



除了饮食外,生活起居也要进行合理的调整


1.晚睡早起,保证午休

黄帝内经》:“夏三月,此谓蕃秀,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,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,使志无怒”。夏季昼长夜短,据内经四气调神论的观点,晚上睡觉时间可适当延后,但最好不要超过十一点钟即要保证子时的睡觉时间。早上的起床时间也要比在春天时稍早一点,5--6点起床为宜可以吹吹“卯时风”。

立夏后,人的体力、脑力消耗增大,睡眠时间不足,容易犯困。为保证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体力,午饭后安排一段时间小睡,让大脑和身体能得到休息但午休时间不宜过长,不要超过一个小时,长时间的午休,人体已进入深睡眠状不久即起床,反易觉疲倦。午休后也不要立刻起床,最好静卧10分钟。



2.补充水分

夏季气温升高,人们流汗增多,体内流失水分多,新陈代谢变快,在这种时候,要注意补水。

夏季多喝水,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,对于广大消化功能差的老年人来说,最好减少每次的饮水量,增加饮水次数。

除了喝白开水,还可以喝茶,“夏季喝绿茶”,可以排毒利尿。但夏季饮茶应注意不喝浓茶,不空腹喝茶,避免出现“醉茶”现象。



3.戒躁制怒

中医认为,心通于夏气,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。“暑易伤气”,“暑易入心”。因此,立夏后,人体要顺应天气的变化,重在养心。

“躁”“怒”最容易伤心,立夏之后,人们情绪可能会随着气温的上升变得烦躁,情绪波动较大。但生气易怒最容易给心脑血管带来损伤,因而夏季要戒躁戒怒,保持心态平和。



细数落花因坐久,缓寻芳草得归迟。

在这个暮春初夏的宜人时节,我们不妨可以同自然相拥,让天地间的色彩和风物,滋养我们的心灵。


版权所有: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Copyright @ 2014 www.jxszyyyj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地址:中国 江西省 南昌市 文教路529号 邮编:330077 电话:0791-88511921

备案号:赣ICP备20000926号-1 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45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