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对于肿瘤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早在中国殷墟甲骨文上就有“瘤”的病名记载。瘤和癌两字,比较形象的体现了中医对肿瘤的认识。中医认为“瘤”是体内“气血留结”,所以“瘤”是在“留”字上加病字旁而成为“瘤”。至于“癌”,古时岩通“喦”字。“喦”字加上病字旁就成为“癌”字,形容病情顽固难治。
历代医家对肿瘤的记载
《黄帝内经》中有“肠瘤”“肉瘤”“筋瘤”“骨瘤”“石瘕”(石瘕生于胞中,寒气客于子门)等生长部位,形成原因,治疗原则。公元7世纪《晋书》里写道“景帝(司马师)目有瘤疾,使医割之”。说明在公元三世纪我国医学已能割治肿瘤。这在世界文献中也是最早的记载。
《难经·五十五难》中论述了“积”与“聚”的区别,提出了五脏积的病名、症状、病理等。
东汉名医华佗,对于腹内结块,在使用针刺术和药物都不能达到治疗目的时,就给患者施行全身麻醉,采用手术割除医治。这些结块,很可能包括了某些现今的恶性肿瘤。
隋代巢元方所著《诸病源候论》对肿性疾病的病因、病理、临床表现等作了详细的描述,并分门别类记载了许多肿瘤疾病及症状,如“五膈”、“五噎”、“石疽”、“反花疮”、“乳石痈”、“石痈”、“瘕”、“积聚”等。
唐代孙思邈在《千金要方》中分瘤为瘿瘤、骨瘤、脂瘤、石瘤、肉瘤、脓瘤及血瘤。
《外台秘要》中还记载了用羊甲状腺治疗瘿瘤的病例,开创了内分泌治疗肿瘤的方法,影响是非常之大。
“癌症”最早一词是出现在《卫济宝书》中,《卫济宝书》是专门讲述“痈疽五发”的一本书籍,在里面把“痈疽”一病分为五种,也叫“五发”,其中包括了癌、瘭、疽、痼、痈。
宋代杨士瀛的《仁斋直指方》,在卷二十二当中,就记载了:“癌疮如眼,上高下深,颗颗累重,裂如瞽眼,其中带青,头上各露一舌,毒孔透里者是也——这种描述实际就是“恶性肿瘤”的特殊症状:‘火山口样”和“翻花石榴”溃疡,这是“癌症”溃烂后的典型症状。在清代,已开始强调对癌症的预防、早治疗,特别是吴谦主撰的《医宗金鉴》提出早发现且早治疗便可以“带疾而终天”,明清时期的医药文献中,还有关于类似阴癌、舌癌等的记载,清代高秉均在《疡科心得集》中记载了“肾岩翻花”,还把“舌疮”、“失荣”、“乳岩”、“肾岩”列为四大绝症,已充分了解了恶性肿瘤预后不良。
历代医家对肿瘤病因的认识
宋代《圣济总录》:“瘤之为义,留滞不去也。气血流行不失其常,则形体和平,无或余赘。及郁结壅塞,则乘虚投隙,病所由生。
《丹溪心法》“凡人身上、中、下有块者,多是痰。”
《外科正宗》说:“忧郁伤肝,思虑伤脾,积想在心,所愿不得志者,致经络痞涩,聚结成核。
张景岳:“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,多有积聚之病”,“约少年少见此病,而为年衰耗伤者有之”。
《医林改错》曰:“肚腹结块者,必有形之血。《医宗金鉴》也指出:“乳岩由肝脾两伤,气郁凝结而成。”
《医学汇编·乳岩附论》指出:“正气虚则为岩”
此后,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》、《证治准绳》、《外科正宗》、《卫济宝书》、《丹溪心法》、《妇人大全良方》《医宗金鉴》、《景岳全书》、《外科正宗》等都有大量治疗肿瘤的记载。如《金岳全书》说:凡积聚之治,如经之云者,亦既尽矣。然欲总其要,不过四法,曰攻、曰消、曰散、曰补,四者而已。对积聚的治法作了高度的概括。留下了一大批至今有效的治疗肿瘤方药,如、小柴胡汤、小金丹、西黄丸、大黄蛰虫丸、六神丸、片仔癀、消瘰丸、桂枝茯苓丸、海藻玉壶丸、当归龙荟丸,安保宫牛黄丸、梅花点舌丹等。
版权所有: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Copyright @ 2014 www.jxszyyyj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中国 江西省 南昌市 文教路529号 邮编:330077 电话:0791-88511921